摘要:鼓励乡村创新创业发展,充分激发乡村双创活力,将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足内生动能。从新质要素集聚视角出发,基于熊彼得的企业家理论和罗默的内生增长理论将乡村创新与乡村创业视为有机融合的整体,构建“乡村双创-新质要素集聚-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框架,并利用中国2014—2021年1569个县域平衡面板数据予以检验。结果表明:基准回归结果证实乡村双创对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机理检验发现乡村双创主要通过吸引高质量劳动力要素集聚、数字化要素集聚、智能化要素集聚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金融服务水平能够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讨论发现在中西部地区、国家创新型县及政府支持力度较大的区域,这一效应更为显著。因此,要继续加大支持乡村双创高质量发展,坚持以引育高质量劳动力、提高数字化水平、智能化水平为着力点;加快新基建与金融服务、推进“数实融合”等外部环境,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根基。
关键词:新质要素;新质生产力;乡村双创;高质量发展;县域经济;
基金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返乡创业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长效机制与政策研究”(21BGL078); 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多样化种植缓解极端气候冲击农业生产稳定性的效应与机制研究”(CYS240098); 西南大学创新研究2035先导计划(SWUPilotPlan026);
技术经济 .2025 ,44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