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摘要:大量农村劳动力返乡就业创业改变了农村固有的要素市场结构,对乡村产业振兴产生了深远而积极的影响。然而在农业方面,返乡者却遭遇了令人困惑的“效率悖论”:本应作为农业现代化生力军的返乡劳动力群体,其农业生产效率表现反而落后于留守农户,返乡者务工所积累的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未能如预期般转化为农业效率的提升。本文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外出务工经历对农户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究其原因:一是长期离农使返乡务农者短期内的务农专业性下降;二是偏低的务农收入和外出非农就业经历使返乡务农者更倾向于采取兼业形式,并将工作重心放在非农产业上。此外,以人力资本偏低的被动返乡者为主的返乡群体特征也加剧了这一问题。破解这一问题,一是要加大农业补贴力度,提高农业收益,激励返乡者从事专业化、商品化的农业生产;二是要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以分工弥补返乡者农业技术的缺陷;三是要继续完善农地流转市场,让土地适度集中到少部分以务农为主的返乡者手中,实现返乡红利对现代农业的滋养。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返乡创业;外出务工;非农就业;
基金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返乡创业改善农村初次分配的机制与对策研究”(编号:23CJL013);
DOI:10.13246/j.cnki.jae.2025.10.003
专辑:经济与管理科学;农业科技;社会科学Ⅱ辑
专题:人才学与劳动科学;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农业经济
分类号:F249.2;F3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