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其他  三农研究

铁臂与民工:机器人兴起如何影响农民工收入

编辑: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作者: 王卫东1苏春阳1张同龙2张林秀3 时间:2025-09-26 访问次数:10

1.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海南大学国际商学院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摘要:工业机器人兴起给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带来深刻影响,对农民工这一重点就业群体造成怎样的冲击,是有待回答的问题。本文通过构建任务偏向型技术进步模型,基于2011—2018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采用Bartik工具变量法,着重分析了其对农民工收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与理论预期一致,工业机器人应用显著降低了农民工收入,并且在与其关系越紧密行业或部门的负向影响越明显。机制分析发现,这一冲击主要源于机器人对常规任务的替代,因此对于倚重这类任务的农民工就业产生严重负面影响;进而导致其向非常规就业转换困难,被迫转向非正规就业等临时业态,这伴随着劳动强度提升与小时收入下降,最终使得农民工整体收入水平降低。值得注意的是,具有就业缓冲作用的社会保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负面影响。本文结论对于科学应对新一轮技术革命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关注弱势农民工就业状态恶化,尽早出台提升其就业质量和保障生活水平的公共政策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任务偏向;收入;农民工;

基金资助: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工业机器人应用与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研究”(编号:24YJC79017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工业机器人应用与农村劳动力就业不平等问题研究”(编号:2025SKQ0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农村劳动力非农自雇对子女人力资本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编号:2023SKQ06)

  • DOI10.13246/j.cnki.iae.20250912.001

  • 专辑:社会科学Ⅱ辑;信息科技;经济与管理科学

  • 专题:人才学与劳动科学;自动化技术;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农业经济

  • 分类号:F249.2;TP242;F323.6

   农业经济问题(录用定稿)网络首发时间:2025-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