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至8月1日,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浙大卡特)与亚洲开发银行研究院(ADBI)联合主办的“农食系统可持续转型与乡村振兴”国际会议在日本东京举行。本次会议设有5个分会场,聚焦温室气体减排、数字转型、供应链韧性与农村减贫等前沿议题。本次会议也是由浙大卡特与ADBI共同组织的《国际食物与农商管理评论》(IFAMR)特刊征稿专题研讨会,得到浙江大学可持续农食系统转型国际学科联盟(GreNAST)、公共管理学院国际期刊部、“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研究”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新时期中国食物系统转型的路径与战略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十四五”重大项目等支持。
ADBI会议线下集体合影
陈志钢教授进行主旨报告
ADBI院长Bambang Brodjonegoro博士和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国际院长陈志钢教授为会议致开幕词。ADBI前院长Tetsushi Sonobe教授、研究副主任兼高级研究员Dil Rahut博士、德国哥廷根大学于晓华教授等国外专家与浙大卡特的22位师生全程参会。会议还吸引了中国、日本、德国、美国、印度、韩国、南非、肯尼亚、印度尼西亚等国的专家学者线上线下参会。
陈志钢教授受邀作题为“A Framework for Cost Effectiveness Analysis of GHG Mitigation Measures with an Application to Dairy and (Rice) Farms in China ”的主旨报告,围绕乳业与水稻部门温室气体减排的成本效益分析,系统提出农业减排成本效益分析框架,彰显研究院在相关领域的学术引领力。茅锐教授、陈帅教授、季晨教授、金鑫研究员参与各分会场的论文点评与讨论。农经系博士生王旭、温世彬分别作了题为“ Can Participation in Agricultural Division of Labor Facilitate Green Production Behavior of Smallholder Farmers in China? ”与“ Intermediate Trade Barriers, Global Value Chains, and Rural Development” 的学术报告,展现青年学者的研究实力。
会议期间,卡特师生与ADBI研究团队举行交流座谈。茅锐教授介绍了浙江大学农经系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的整体情况,并与陈志钢、季晨、陈帅教授一同与ADBI研究副主任兼高级研究员Dil Rahut博士及其团队探讨了未来合作方向。双方一致认为可在普惠金融、农村减贫、学生交换等领域开展更紧密合作。
在ADBI门前的合影
8月1日下午,茅锐教授在闭幕式上致辞。他表示,本次会议不仅为全球农食系统可持续转型与乡村振兴的学术交流搭建了高水平平台,也进一步巩固了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与ADBI的战略伙伴关系,提升了研究院的国际影响力。
茅锐和季晨教授、卡特博士生甘雨还与ADBI研究团队共同撰写了“农食系统转型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理念框架与中国经验”的文章,作为亚行研究院政策简报(ADBI Policy Brief)2025-14期发表(https://www.adb.org/publications/how-agri-food-system-transformations-drive-urban-rural-integration-conceptual-framework-and-lessons-from-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文章展现了浙江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创新团队及浙江大学作为总召集人单位承担教育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专项以来,在构建中国农林经济管理学自主知识体系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同时,文章也系统介绍了卡特团队在自主知识体系丛书案例系列撰写工作中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