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其他  CARD动态

陈志钢教授受邀参加第十六届农业贸易政策国际会议

编辑: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作者: 时间:2025-07-17 访问次数:10

715日,第十六届农业贸易政策国际会议在京召开,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治礼出席会议并致辞。本届农业贸易政策国际会议以“贸链全球 共享粮安”为主题,围绕当前全球经贸形势和农业贸易政策展开深入研讨,以凝聚各方共识,增强农产品供应链韧性,提升全球粮食安全保障水平。会议汇聚了国内外政府官员、国际组织代表、资深学者及行业领袖共同探讨维护全球粮食安全、推动农业供应链韧性与绿色转型的路径。

会议开幕式由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主任彭廷军主持,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治礼、中国贸促会副会长李兴乾,以及 WTO 副总干事让 - 马里波冈(视频)等中外嘉宾出席并致辞

本次会议设置主旨讨论、专题报告及成果发布等环节,内容丰富务实。

上午时段,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商务部原副部长钱克明等嘉宾围绕 “再全球化下的农业贸易” 展开主旨发言,深入探讨创新驱动、包容发展的实践路径。期间,《2025 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报告》正式发布,为洞察中国农产品贸易态势、把握全球农业贸易趋势提供了重要参考。

午后,会议通过“粮食安全和全球贸易政策协同发展”“构建稳定安全高效的全球农业贸易格局”“农业供应链绿色和数字化转型”三个专题展开深度研讨。其中专题三由浙江大学求是讲席教授、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国际院长、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资深研究员陈志钢主持。嘉宾代表们对全球粮食安全挑战与贸易政策协同路径开展热烈讨论,也从地方实践、政策研究等维度,探讨了如何强化农业贸易格局的稳定性与效率,同时就绿色转型与数字化技术在农业供应链中的融合应用也进行了充分的经验分享与对策共商。

另外在此次会议期间,陈志钢教授还接受了中国农村杂志社、中国贸易报等媒体的采访,就农业数智化供应链发展分享了观点。

他指出,在全球农业贸易面临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数智供应链正成为提升农业贸易韧性的关键抓手。中国在数字化供应链发展速度很快,也进行了一系列前瞻性实践,助推比如阿里、京东、拼多多等众多企业在数智化,数智化供应链的发展在后续对打通农业生产、流通、贸易各环节的信息壁垒,实现全链条可视化追踪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供应链效率,也有利于增强应对突发风险的能力。

陈志钢教授表示,从实践来看,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在种植养殖监测、物流调度、溯源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已显著提升了农产品贸易的透明度与响应速度。数智化发展将有利于进一步打破城市大市场与小农生产之间壁垒,为千万小农户带来切实利益,将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农业发展。

采访原视频可通过中国农村杂志社官方视频号“微观三农”进行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