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西南大学普惠金融与农业农村发展研究中心3.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
摘要:支持脱贫地区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然而该策略是否有助于脱贫地区实现共同富裕有待于深入研究。本文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户增收的视角出发,构建了一个包含区域公用品牌农产品、中间农产品以及劳动力3类市场的一般均衡模型,从理论上检验共同富裕目标下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收入效应;然后聚焦于中国820个原国家级贫困县,采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从绝对水平与相对差距两个维度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收入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有助于促进农户增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且这一效应存在异质性。具体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收入效应在革命老区和重点贫困县表现更为明显。从不同品牌种类来看,经济作物和水产品类品牌比其他类品牌的收入效应更强。机制分析表明,地区产业集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加是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发挥收入效应的重要渠道。最后,进一步分析发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对邻近地区的收入效应存在正向溢出效应。本研究为更好地促进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实现、增强脱贫摘帽地区内生发展能力提供了有益借鉴。
关键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共同富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业集聚;双重机器学习模型;
基金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农业社会化服务推动小农生产转型的作用机制与路径优化”(项目编号:23BGL191); 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重点项目“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25CXZD18); 西南大学创新研究2035年先导计划(项目编号:SWUPilotplan026;SWUPilotplan028)的资助;
DOI:10.19744/j.cnki.11-1235/f.2025.0095
专辑:经济与管理科学
专题:农业经济
分类号:F323.8;F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