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
摘要:通过对苏南地区多个村庄集体经济的考察,本文发现,村庄在乡镇企业时期形成的产权构造是集体经济分化的重要原因。不同于从地方政府行为和市场化进程两个视角对村庄发展的解释,村庄的产权构造这一维度提供了一条更为内源性的理解思路。溯源来看,乡镇企业发展时期工业资源在镇村两级的产权归属、乡镇企业转制时期村办企业的产权结构这两个因素作为产权构造的要件,共同形塑着村庄当下的集体经济水平,进而使同一区域内村庄的集体经济收入呈现出高下之别。集体经济的分化进一步推动着公共生活方式的分化,并形成“单位型公共生活”“日常连接型公共生活”“离散型公共生活”三种类型。整体而言,对当下农村集体经济的考察应当纳入内部视角和历史维度,在溯源村庄经济传统的基础上,基于长时段的具体过程,更加深入地理解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变迁。
基金资助: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课题“集体经济与乡村公共性建构研究”(编号:22JJD840002);
DOI:10.20077/j.cnki.11-1262/f.2025.08.005
专辑:经济与管理科学
专题:农业经济
分类号:F321.32
中国农村经济. 2025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