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其他  三农研究  农民

经济分化背景下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实践过程及其机理阐释——以陕西省袁家村为例

编辑: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作者: 郭占锋 周静 时间:2025-07-04 访问次数:1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摘要: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是制约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为期八年的袁家村跟踪调研,在韦伯经济社会学思想与社会分层理论的指导下,构建起集“动机—结构”为一体的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框架,以探究产业转型式农村从经济分化迈向共同富裕的实践过程与内在机理。研究发现,传统农业村与“农工相辅”的工业型村庄尚未形成群体间经济分化,然而旅游业发展转型时期,在利益驱动、市场机制与分配制度的共同作用下,袁家村村民之间、商户之间以及村民与商户之间的经济分化逐渐凸显,并主要体现在生产财富与分配财富两个方面。袁家村在遵循“利益联结—制度约束—秩序保障”内在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基本股保障村民收益、混合股调动生产积极性、交叉股联结经营收益、调节股缩小经济分化、限制股帮扶困难农户等兼具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的股份制度设计共享发展成果,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因此,产业转型式农村亟需通过确立多种生产要素的分配正当性地位、探索“动机—结构”双重调节机制、构建动态变化的利益受损补偿机制等方式,建立在地化的“股份制调节阀”,以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关键词:经济分化;韦伯经济社会学思想;股份制调节阀;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基金资助: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科专项“旅游型乡村社区空间治理机制创新研究”(编号:Z1090324058)

  • DOI10.13246/j.cnki.iae.2025.05.004

  • 专辑:经济与管理科学;农业科技

  • 专题:农业经济

  • 分类号:F323.8

农业经济问题 2025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