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其他  三农研究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韧性的非线性影响机制——兼论农业生产风险的门槛效应

编辑: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作者: 彭迪云1苏雅1冯怡2 时间:2025-05-15 访问次数:10

  1. 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江西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要:提升农业韧性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乡村振兴、应对气候变化,从而推动实现农业强国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该研究通过构建非线性分析模型,运用2013—2023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韧性的非线性效应、中介机制、调节机制以及农业生产风险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1)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韧性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能够在特定区间内提高农业韧性。(2)合村并居政策作为调节变量,增强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韧性的影响。同时,农户风险承担呈现非线性中介作用,数字普惠金融通过促进农业保险使用深度和固定资产投资来影响农业韧性,但固定资产投资对提升农业韧性的贡献较弱。在合村并居政策实施较为充分的地区,农业生产规模扩大与机械设备的集约利用,有助于增强固定资产投资的中介作用。(3)农村产业融合在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韧性的影响中发挥积极的中介效应,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农村产业融合提升农业韧性。(4)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韧性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将随着农业韧性水平的高低而发生变化。(5)基于粮食单产变异系数与效率指数的分析表明,农业生产风险程度影响了数字普... 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农业韧性;合村并居;农业风险;三产融合;门槛效应;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区域一体化背景下资本+技术融合驱动产业转移、结构升级并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批准号:7216302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基于整体性治理的中部地区一体化研究”(批准号:16JJD790022); 专辑: 工程科技Ⅰ辑;经济与管理科学

专题: 农业经济;信息经济与邮政经济;金融

分类号: F49;F832;F323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 2025 ,35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