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其他  CARD动态

观点丨READ TALKS Scott Rozelle:中国四十年农村发展的成就与展望

编辑: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作者: 时间:2025-04-18 访问次数:10

浙大卡特资源环境与农业发展大讲堂 第35

2025416日,“求是智库”系列讲座:浙大卡特三农学术论坛之309期暨资源环境与农业发展大讲堂(READ TALK)第35讲成功举办。斯坦福大学讲席教授、浙江大学青山讲席教授、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Scott Rozelle受邀作题为《中国四十年农村发展的成就与展望》的讲座。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龚斌磊教授主持了这次讲座。浙大READ团队对讲座内容进行整理,以飨读者。

Scott教授在报告中回溯了中国经济转型的宏大叙事。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年均近10%的经济增速创造了“发展奇迹”,农业人口占比从1980年的80%骤降至2020年的10%,城市化率突破60%,数亿农民涌入城市,支撑起“世界工厂”的崛起。

数据显示,中国劳动力市场正经历深刻的结构性变化。一方面,人口老龄化加剧、生育率持续走低导致劳动力供给萎缩。2020年人口普查显示,20-25岁劳动人口较2010年减少近3000万,未来十年这一趋势将加速。另一方面,产业升级推动对高技能工人的需求激增。20102020年,中国制造业工资年均涨幅超10%,劳动生产率增速更快(15%-20%)。这些数据凸显了技能提升的紧迫性。

Scott教授指出,工资上涨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若劳动力技能无法同步提升,中国将失去全球产业链中的竞争优势。这一挑战在区域竞争中尤为明显。以半导体行业为例,韩国三星电子2023年研发投入达200亿美元,而中国头部企业的研发强度仍不足5%Scott Rozelle教授认为,中国必须从“人口红利”转向“技能红利”。未来的竞争不仅是工厂规模的比拼,更是工程师与技工水平的较量。

结合宏观研究背景,Scott教授的报告将镜头对准中国农民工群体——这支撑起中国经济腾飞的“隐形大军”。数据显示,2020年超过90%的农村家庭已有成员参与非农就业,但要真正融入城市生活仍然需要很长时间。同时,大量农村青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又出现了留守儿童的问题。为破解农村教育困局,数十年来,Scott团队通过随机对照试验(RCT)展开多维度干预。在陕西某贫困县,他们向200个农村家庭提供学前教育代金券及每月200元补贴后,4岁儿童入园率从19%飙升至98%。另一项“高中免费计划”实验中,获得学费全额补贴的学生升学率高达98%,而未受资助的对照组几乎无人继续学业。营养干预同样取得突破。在甘肃实施的“每日一鸡蛋”计划使贫血儿童比例下降26%,学生缺勤率减少40%Scott教授得到如下结论:每年为一名农村儿童提供营养补充仅需200元,但其未来劳动生产率提升可带来超万元收益。

Scott呼吁构建政府、企业与社会协同发力的“技能红利”生态。首先,他建议通过“基础教育—技能培训—产业对接”链条,定向培养制造业急需的数控机床操作员、精密仪器维修工等职业人才。其次,Scott教授也非常注重健康与社会保障的重要作用,并主张建立“教育—健康”联动机制,而政企社协同被视作破局之道。政府需大幅提升农村教育财政投入,企业可通过“订单式”职业教育参与技能培训,社会组织则可借鉴REAP模式创新帮扶路径。最后,Scott教授指出,从“世界工厂”到“创新高地”的跨越,不仅需要尖端实验室,更需要无数具备现代技能的劳动者。这场转型关乎经济命运,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核心命题。唯有激活“技能红利”,才能让下一个中国奇迹真正属于每一位劳动者。

Scott教授深入浅出的专题报告在师生中掀起热烈讨论高潮。龚斌磊教授结合自身研究经历指出,该演讲不仅系统揭示中国农村经济崛起背后的深层逻辑,更深刻阐释了Scott教授在该领域的学术贡献与理论价值。互动环节中,同学们踊跃提问,与Scott教授就教育在人力资本积累及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展开深度对话。此次讲座为卡特和三农学界的师生进一步探索中国四十年农村发展的成就与展望问题提供启示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