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其他  三农研究

乡村环境复杂适应性治理:理论阐释、运行机理与实施策略

编辑: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作者: 孙品 张云霞 时间:2025-05-14 访问次数:10

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将乡村环境治理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核心议程,通过政策迭代与实践推进显著提升了乡村环境质量,但与美丽乡村建设目标仍存差距。乡村环境治理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源于适应性主体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所造就的复杂性。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出发,本文建构了乡村环境复杂适应性治理的研究框架。研究发现,在规则迭代、回声互构、受限生成和峰谷博弈等机制的作用下,乡村环境治理呈现出“主体行动适应性重构—集体秩序协同生成—层级结构突现跃迁—模式创新动态适配”的运行机理。为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进程,应从持续增强主体适应能力、优化主体间互动机制、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促进治理系统优化演化等方面着手,提升乡村环境治理效能。

关键词:乡村环境治理;乡村生态振兴;美丽乡村建设;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基金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乡村环境治理格局研究”(编号:19BKS202)

DOI10.13246/j.cnki.iae.20250512.001

专辑:工程科技Ⅰ辑;经济与管理科学

专题: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农业经济

分类号: F323;X321

《农业经济问题》(录用定稿)网络首发时间: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