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为探索纾解相对贫困,达成共同富裕目标的现实路径。本研究基于2011—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统计数据未含西藏、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下同)的动态面板数据,从发展性、公平性、持续性3个维度构建农村经济包容性增长评价指标体系,运用Kernel核密度、Dagum基尼系数、空间Markov链、空间杜宾模型,对中国农村经济包容性增长水平、动态演进、影响因素展开分析。研究发现:1)2011—2022年中国农村经济包容性增长水平大幅提升,但存在显著的空间非均衡性,东西依然存在较大差异。2)中国农村经济包容性增长地区相对差异逐步降低,地区间差异是其差异的主要来源。3)农村经济包容性增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短期内存在提升障碍,同时其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与高水平地区为邻能够增加其向上转移的概率,与低水平地区邻接则存在下跌风险。4)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水平、产业结构合理化和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均对农村经济包容性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科技创新能力引致的劳动力替代效应及乡村治理水平产生的“虹吸”现象,抑制了中国农村经济包容性增长。鉴于此,本研究从区域协同发展、重大突发事件应对、打破城乡转移壁垒、提高农村收... 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相对贫困;农村经济;包容性增长;空间杜宾模型;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7BJY108);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专项(21CKRJ05);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24MG050);
专辑: 农业科技;经济与管理科学
专题: 农业经济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5.3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