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摘要: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中央持续增加对粮食主产区的纵向利益补偿力度,并探索构建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基于2004—2022年各省份粮食净调量和TFE-SFA测算的要素产出弹性,采用机会成本法测算2004—2022年全国30个省份的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研究得到主要结论是:第一,粮食产销区分担的粮食生产责任极不平衡,仅有黑龙江、内蒙古、吉林、河南和新疆等少数省份可以常年净调出粮食;第二,在户籍人口口径下,2022年当年和5年平均方案的受偿总额分别为1 664.38亿元、1 654.95亿元,在常住人口口径下,2022年当年和5年平均方案的受偿总额则分别为1 811.57亿元、1 819.69亿元,黑龙江、内蒙古和吉林的受偿金额约占受偿总额的90%。为更好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协调区域发展,需要构建产销区间合作发展机制,建立健全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制度安排,并完善粮食流通统计制度,建立粮食跨区域数据共享平台。
关键词:粮食安全;横向利益补偿机制;机会成本;
基金资助:国家乡村振兴局“脱贫地区帮扶产业可持续发展项目:脱贫地区帮扶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对策举措”(TC230F06D);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耕地—技术—政策融合视角下的‘两藏’战略研究”(21ZDA056);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基础科学研究中心科学任务“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生成机理与机制构建”(10-IAED-01-2025); 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农业农村法制建设与政策调研”财政专项“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粮食支持政策改革研究”(110205210003002);
专辑:经济与管理科学
专题:农业经济
《中国软科学》20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