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其他  学者新论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挥支农作用了吗——来自中国1806个县域的证据

编辑: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作者: 宋文豪1黄祖辉2李夏欣2叶春辉2 时间:2025-02-26 访问次数:10

  1. 浙江大学共享与发展研究院2.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摘要:作为农村金融增量改革的核心产物,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已经成为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三农”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使用2000—2021年中国1806个县的面板数据,探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对农业增长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显著促进了农业增长。分机构类型来看,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农业增长,而农村资金互助社尚未对农业增长产生显著影响。从区域层面来看,相较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对农业增长的促进效应更强。机制分析表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可以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资金可得性,进而促进资本生产要素替代加快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最终实现农业的高质量增长。

关键词:农村金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农业增长;农业强国;

基金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数字化赋能农业全产业链融合的机制与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22&ZD081);

DOI10.16158/j.cnki.51-1312/f.2025.02.007

专辑:经济与管理科学

专题:农业经济;金融

分类号:F832.35;F323

经济学家20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