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其他  三农研究

如何防范农地规模化流转中的违约风险——基于江苏省金湖县的案例分析

编辑: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作者: 王顺然1石晓平2马贤磊2饶芳萍3 时间:2025-02-14 访问次数:10

  1.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院3.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农地规模化流转市场的发展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但现实中农地规模化流转面临日益严峻的违约问题。本文基于机会主义行为治理视角分析了农地流转违约风险来源与防范机制,重点阐释了地方政府和村委会在农地规模化流转违约风险防范中发挥的作用,并结合金湖县的违约风险防范案例进行了诠释。结果表明:在防范农地规模化流转违约风险的过程中,村委会基于关系治理发挥着抑制流转双方机会主义行为的作用,进而能够及时发现并制止违约行为,但是由于自身能力限制且存在过度代理风险,导致其在违约风险防范中的作用有限。地方政府通过创设产权交易平台和纠纷仲裁机构,既缓解了事前、事后的机会主义,也激活了村委会治理动机并抑制村委会代理风险,有效弥补村委在违约风险防范中的不足,最终与村委会共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违约风险防范体系。研究揭示了地方政府和村委会协同防范农地规模化流转违约风险的实现路径,从违约风险防范机制的角度丰富了农地流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也体现了中国集体所有土地资源治理的特色。

关键词农地流转市场;违约风险;村委会;地方政府;案例研究;

基金资助: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项目“粮食与食品安全双安全战略下的自然资源持续利用与环境治理”(编号:2016YFE01031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三权分置政策实施机制及其对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基于产权与治权结合视角”(编号:7227306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村级自治下农地产权政策落地实施、产权状态与流转供需错配:影响机理及政策优化”(编号:7217306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基层治理对水土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基于江苏、河北和新疆的分析”(编号:72173065)DOI10.13246/j.cnki.iae.2025.01.006

专辑:经济与管理科学;农业科技

专题:农业经济

分类号:F321.1

农业经济问题202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