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其他  三农研究  农村

城镇化发展中后期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年龄模式研究——基于迁移次序和队列差异视角

编辑: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作者: 王亚楠 谢晶鑫 时间:2025-01-10 访问次数:10

河海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中后期,农村劳动力迁移呈现增速放缓以及回流趋势,在当前农村人口总量依然庞大、农业与非农部门劳动生产率仍存在较大差距的背景下,上述变化趋势显然有悖于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框架下的劳动力迁移规律。基于迁移次序和队列差异视角,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采用二元选择模型和多层次APC—交叉分类随机效应模型,理论探讨并实证检验我国农村劳动力初次迁移与回流再迁移、不同出生队列劳动力初次迁移的年龄模式差异,以期深入理解劳动力迁移规律并准确研判未来发展趋势。研究发现:第一,回流劳动力的再迁移意愿显著大于从未迁移劳动力的初次迁移意愿,在20—45岁的中青年劳动力群体中体现得最为明显;第二,我国农村劳动力初次迁移行为具有典型的年龄特征且存在明显的队列差异,越晚出生队列初次迁移率与年龄倒“U”型关系越显著,尖峰态势越明显。为推动我国城镇化水平持续提升、促进城乡统一劳动力大市场形成,建议应重点围绕提升农村人口自然增长水平、加强中青年劳动力迁移稳定性以及挖掘农村中老年劳动力迁移潜力制定适应性政策。

关键词:劳动力迁移;年龄模式;迁移次序;队列差异;

基金资助: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江苏农业用地集中流转发展研究”(52201991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连片规模化视角下农地流转与劳动力转移互相关系及制约机制研究”(2022M72164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集中流转方式下我国农地流转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律、实际效果与约束机制研究”(B220201072)

专辑:社会科学Ⅱ辑;经济与管理科学

专题: 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农业经济

分类号:F323.6;F299.21

口与经济20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