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其他  三农研究  农村

乡村地域系统空间结构特征及发展类型分析——以黑龙江省宾县为例

编辑: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作者: 孙宇 宁静 孙天成 王宁 王梦秋 马浩植 时间:2025-01-06 访问次数:10

东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

摘要:研究目的:基于乡村地域系统的多体系统理论,构建宾县多维空间结构,为探索空间优化方案提供经验。研究方法:熵值-TOPSIS法、引力模型、K-means聚类、地理探测器和空间分析等。研究结果:(1)基于乡村地域系统理论的“极—场—区—网”多维结构框架,识别并划分出宾县6个乡村振兴极、4个村镇空间场、10个乡村发展区,构建了乡村地域系统的空间互联网络;(2)乡村和村镇的综合发展水平均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异特征,高水平区形成了小范围集聚,呈现出“西高—东低”的空间布局;(3)整体上宾县城乡基础网的空间要素聚集联系及区划特征表现出非均衡化,高引力值网络主要分布在该县西部城镇核心区周围,形成了明显的环城镇核心区向西部的极轴网络。研究结论:“极—场—区—网”多维结构框架可有效识别乡村地域系统的增长轴及发展极点,并可借助引力特征定位乡村地域系统最优综合发展路径。

关键词: 乡村地域系统;极—场—区—网;乡村类型识别;空间结构;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1217)

专辑: 经济与管理科学;农业科技;工程科技Ⅱ辑

专题: 建筑科学与工程

分类号: TU982.29

中国土地科学202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