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其他  CARD动态

成果|浙大卡特陈志钢、龚斌磊等在 JEM杂志发文,提出温室气体减排措施的成本效益分析框架

编辑: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作者: 时间:2024-10-01 访问次数:10

近日,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陈志钢教授、龚斌磊教授与北京大学侯玲玲等三位学者合作在期刊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发表论文A framework for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of greenhouse gas mitigation measures in dairy industry with an application to dairy farms in China”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影响因子为8,位于Q1水平。

文章概要:

将全球气温上升限制在于2°C2016年巴黎气候协定所定下的颇具挑战性的环境保护目标。为了完成该项目标,需要全球所有产业的通力合作。迄今为止,抑制气候变化的主要关注点减少发电、运输和工业过程中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但占到每年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30%的全球粮食系统却相对被忽视,而这样的忽视会对达成本世纪末全球气温上升低于2°C的目标产生严重威胁。令人振奋的是,2021165项提交至《巴黎协定》国家自主贡献中有81%将农业部门纳入减排计划。

乳制品行业是畜牧业领域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贡献者,以前的研究表明,乳制品行业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值得注意的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通常成本高昂,并可能威胁到粮食安全和农场盈利能力,而乳制品又是营养的重要来源,在维持健康和营养的饮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乳品行业的减排措施应尽量减少社会经济方面的代价。

为确定经济上最佳的减排策略需要了解与温室气体减排相关的成本,成本效益分析(CEA)是一种有价值的决策工具。但本文研究发现,目前应用于乳制品行业的CEA仅提供近似的估计值,很大程度上依赖对于乳制品生产系统具体措施与变化的假设,并且往往忽视农场间的差异性。

针对以上的缺陷,本文研究构建了针对乳制品行业温室气体减排措施的更完善的通用计量经济学框架,采用具体的六步流程分析减排措施的成本效益。同时,研究团队进一步对中国的奶牛场进行了案例研究,为与饲料、粪便和能源管理措施相关的减排成本提供了有价值的定量证据

结果表明,实施有效的饲料和能源管理是一种节省成本的策略,可以降低每单位牛奶生产的成本。相反,采用有效的粪污管理措施可能会导致奶牛场的成本增加。研究结果为减少中国乳品生产中的温室气体排放提供了战略建议,并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分析见解和战略参考。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301479724025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