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其他  三农研究  农业

丰收的嘉奖:财政激励与粮食增产

编辑: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作者: 罗斯炫1,2张俊飚3,4 时间:2024-08-16 访问次数:10

1.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2.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实验室3.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4.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常规产粮大县奖励政策是中央政府为了调动地方政府粮食生产积极性、缓解产粮大县财政困难的重要举措,但其粮食增产效果及作用机制尚未明晰。本文基于群聚分析法,利用奖励入围条件所形成的制度断层点,估计了该政策实施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2005-2020年,该政策实施产生了明显的群聚现象,即县域粮食产量频数分布在奖励入围断点20万吨处呈现左侧缺失与右侧群聚。该政策实施促使操纵区间内县域粮食单产平均提高5.0%,且提高了复种指数与农业机械化水平。财政收支缺口大、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低的县和贫困县受财政激励更强,表现出更高的粮食增产成效。进一步,该政策还提高了县级层面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经计算,该政策实施的预计收益下限值远大于其预计成本上限值,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本文研究有助于认识县级政府对粮食生产财政转移支付的反应程度、财政激励的作用区间以及财政转移支付对粮食安全的贡献,为中央政府进一步优化和创新粮食生产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充分发挥财政助力粮食安全重要职能提供来自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

关键词:常规产粮大县奖励政策;财政激励;财政转移支付;粮食安全;群聚分析;

基金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农业自然资源高效利用研究”(编号:20AZD091); 浙江农林大学科研发展基金人才启动项目“中国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研究”(编号:2023FR015)的支持;

DOI10.20077/j.cnki.11-1262/f.2024.08.003

专辑:经济与管理科学

专题:农业经济;财政与税收

分类号:F326.11;F812.8

中国农村经济202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