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3. 郑州商品交易所4.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本文立足养殖成本与市场价格双重视角,探讨“保险+期货”服务中国生猪养殖市场风险管理的市场条件、方案设计与定价机制,并基于“价格保险”与“再保险”功能定位,全面探析“保险+期货”风险管理效应。研究发现:(1)波动率和保险周期是“保险+期货”费率决定的主要变量,其中生猪项目费率仅在2个月周期内低于6%;(2)短周期、多批次承保更能适应畜牧养殖循环滚动生产的特点,但其风险转移效率和“再保险”功能发挥受到配套场内期权缺位、手续费与流动性等调仓成本的制约。最后,提出以持续做好市场培育、强化业务风险控制、健全产品供给体系为基础推动“保险+期货”服务生猪养殖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生猪市场风险;保险+期货;养殖成本;风险管理效应;
基金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收储制度改革背景下粮农的市场风险管理问题研究”(编号:18CJY03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农产品期货与现货价格联合分布估计、基差风险与含权套期保值研究”(编号:72173052);
DOI:10.13246/j.cnki.iae.20240618.001
专辑:农业科技;经济与管理科学
专题:畜牧与动物医学;农业经济;贸易经济;保险;市场研究与信息
分类号:F326.3;F724.5;F842.66
《农业经济问题》(录用定稿)网络首发时间:2024-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