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摘要:本文探索了山东省“寿光模式”1989年至今通过农业科技创新治理实现特色农业区农业科技进步的过程和机制。本文研究发现有三点。第一,农业科技创新治理是特色农业区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的本质活动。第二,特色农业区农业科技进步经历突破、成长、领军三阶段,每个阶段由不同的农业科技创新困境驱动,通过资源编排实现有效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进而推进特色农业区农业科技进步的持续提升。第三,具体而言,三阶段分别是:适用性技术突破困境驱动资源结构化治理实现农业科技二次创新,特色农业区成长为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持有者;同质化科技竞争困境驱动资源能力化治理实现农业科技集成创新,特色农业区成长为农业产业科技输出者;全球化科技博弈困境驱动资源杠杆化治理实现农业科技原始创新,特色农业区成长为农业科技创新生态系统领军者。本文研究深化了资源编排和农业科技创新治理的理论研究,也为特色农业区更快更好地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供启示。
关键词:特色农业区;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科技创新治理;资源编排;寿光模式;
基金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协同理论视角下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典型调查研究”(编号:23AMZ018)的支持;
DOI:10.20077/j.cnki.11-1262/f.2024.04.004
专辑:经济与管理科学
专题:农业经济
分类号:F323.3
《中国农村经济》202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