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2. 浙江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
摘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对于扩大内需、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依据常相对风险规避效用函数理论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揭示转移性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及其机理,并进一步分析转移性收入对缩小消费结构升级差距的作用。研究发现:每增加1%的转移性收入,农村居民发展享受型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将提高2.6%,并且随着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转移性收入对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程度的影响效应逐渐减弱;转移性收入主要是通过降低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支出占比、提高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比和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占比的方式来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程度;转移性收入缩小了不同收入水平和不同地区间的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程度的差距,尤其对于中低收入和中西部的农村居民作用明显。据此提出实施差异化的转移支付政策、强化弱势群体帮扶措施、拓展农村居民消费供给等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转移性收入;消费差距;
基金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推进居民绿色消费升级的监管体系研究”(19ZDA10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新时代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研究”(20221121); 浙江省社科规划办重大项目“全面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研究”;
DOI:10.13300/j.cnki.hnwkxb.2024.01.007
专辑:社会科学Ⅱ辑;经济与管理科学
专题:农业经济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