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其他  CARD动态

观点|【中国农民合作社】黄祖辉:在农业强国建设中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升级

编辑: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作者: 时间:2023-07-25 访问次数:10

一、加快农业强国进程

1.农业强国的基本内涵与特征。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农业强国是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发展与安全之关键。强国农业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农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同时掌控关键农业技术;既能守住国家农业安全底线,又能较满足百姓高水平食物消费需求,并且是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中国农业强国要从大国小农、人多地少、区域禀赋悬殊、集体所有制度等具体中国国情出发。

2.农业强国关键是农业现代化。必须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农业;要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竞争力。可以通过三个方面来判别一个国家的农业是否现代化:一是科技贡献率,要达到70%80%;二是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比重,通常要低于10%;三是农产品商品率,要高于95%以上。根据上述三项指标判别,当今的中国农业还没有完全的现代化,因而可以称作农业大国,但还不是农业强国。

3.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问题。主要涉及粮食安全保障与农民种粮效益的关系问题;小农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的关系问题;农业政府干预与市场主导的关系问题;发挥农业“稳定器”“蓄水池”功能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系问题。这些关系问题的处理,概括起来是处理好发展与安全、小农与现代农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4.中国农业强国的基本路径。一是建立大食物观下的现代农业体系和新型双层经营体系;二是推进现代农业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数字化)协调发展;三是建立政府、市场、行业(组织)三位一体的农业统一大市场;四是发展“强村富民强农”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五是实施科教兴国带动农业强国战略。

二、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升级

1.农业全产业链的本质。农业全产业链的本质是农业的纵向链。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升级本质上就是要推动农业的纵向一体化水平和升级。农业的全产业链涉及多种形态的链,包括作为生命再生产的产业链和作为经济再生产的产业链;作为产前、产中、产后相衔接的产业链和作为一产、二产、三产相衔接的产业链。此外,还涉及与农业全产业链水平和升级密切相关的关键要素链,例如科技链、组织(主体)链、供应链、金融链、信息(数字)链、价值(利益)链、政策链等。推动农业全产业链的升级就是要从农业全产业链的本质特征和关键要素出发,揭示影响农业全产业链升级发展的瓶颈与成因,确立相关思路和重点突破口。

2.我国农业的全产业链。改革开放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我国农业及其产业链形态从适应自给型、计划型、温饱型的农业向适应开放型、竞争型、现代型的农业转变;产业链的延伸、多功能的拓展、数字化的应用、一二三产的融合、主体间的协调、供给侧的改革等,正在成为我国农业全产业链升级发展的关注热点。从全产业链的角度看,我国农业在关键链如科技链、组织链、供应链、信息链等的建构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缺失问题,以致我国农业普遍存在产业链上下游衔接不畅、一体化程度不高、价值链分享失衡、全产业链运行效率低下等问题。

3.推动我国农业全产业链升级的若干关键。一是重视现代农业发展体系中的产业链体系建构;二是建立全产业链的农业统一大市场,包括要素市场化和政府职能转变;三是推进农业科技链与产业链协同;四是发挥互联网和数字化、组织化、品牌化对农业全产业链的赋能作用;五是把握农业产业链的纵横关系,包括纵向融合、横向融合、功能融合;六是完善农业产业链的衔接方式与利益机制。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2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