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西南大学普惠金融与农业农村发展研究中心2.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作用机理并提出研究假说,然后利用2011-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作用机制及区域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均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主要表现为“高-高”和“低-低”两种集聚模式;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本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且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2015年开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以后该促进作用更加强烈。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促进作用在试点区与非试点区、数字普惠金融高水平区和低水平区存在显著差异。在作用机制方面,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提高支付便利性和缓解流动性约束两种途径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产生作用,其中,缓解流动性约束机制在所有区域均成立,而提高支付便利性机制仅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区和数字普惠金融高水平区成立。
关键词:数字普惠金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支付便利性;流动性约束;
基金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编号:21ZDA06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点项目“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投融资创新与风险控制研究”(编号:SWU2009215); “西南大学创新研究2035先导计划”(编号:SWUPolitP lan026)的资助;
专辑:经济与管理科学; 农业科技
专题:农业经济; 信息经济与邮政经济; 金融
分类号:F49;F832;F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