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2. 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
摘要:农民工市民化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社会融合与心理健康专题数据,采用需求可识别双变量Probit和HLM模型测度并分析了农民工市民化程度及其城市异质性。研究发现:第一,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程度较低,仅为46.05%。在需求侧,提升教育程度、参加技能培训、改善居住环境可以增强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在供给侧,教育程度高、进入城市早、省内迁移、具有相对固定居所和基本社会保障的农民工市民化供给更强。第二,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程度因城而异,城市异质所导致的市民化差异高达30.22%。城市因素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农民工平均市民化程度,还可结构性地调整农民工个体层面因素与其市民化程度之间的关联强度。要提升农民工市民化水平,关键要为农民工树立人力资本培养意识、提供稳定居所和社会保障,并鼓励就近就地迁移。
关键词:
农民工;市民化程度;城市异质性;
基金资助: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人力资本提升:理论机制、路径选择与政策支持”(22NDQN226YB);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准入、职业选址与农民工市民化”(72173080);
DOI:
10.14167/j.zjss.2021.10.008
专辑:
社会科学Ⅱ辑; 经济与管理科学
专题:
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农业经济
分类号:
F323.6;F299.2
《浙江社会科学》2021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