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家金融支农力度不断加大,正规信贷是否必然促进农牧户增收仍然存疑。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4盟市374个农牧户为研究对象,利用OLS、2SLS和LIML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正规信贷规模对农牧户增收的影响机理,并进一步分析了异质性社会资本对债务平衡点产生的差异性作用。研究发现,正规信贷规模对农牧户增收的影响呈“倒U型”,存在一个债务平衡点,使正规信贷促进农牧户增收的效应最大化。同时,相对于总体债务平衡点,以情感互动为目标的非正式社会资本,使农牧户的债务平衡点偏高;以地位寻求为目标的正式社会资本,使农牧户的债务平衡点偏低。对此,支农金融机构应充分考察不同社会资本类型农牧户的信贷配置效率,实行差异化信贷供给,防范农牧户可能存在的过度负债风险。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政策性担保贷款自我履约的微观机理与实现路径”(项目编号:71963026);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农牧区资金互助组织成长演化机制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响应”(项目编号:2019MS07009); 内蒙古农业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重点课题“农牧交错带牧民合作组织合作契约达成及治理结构选择”(项目编号:2018ZD5)的资助;
专辑:
经济与管理科学
专题:
农业经济; 金融
《中国农村经济》2021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