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钢博士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席教授,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国际院长。现仼英文杂志《中国农业经济评论》联合主编、杂志《国际农商管理评论》执行主编,也是《全球营养报告》全球编委会成员。曾任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研究员、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资源经济与社会学系终身副教授、《加拿大农业经济评论》联合主编。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石敏俊、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国际院长陈志钢团队的论文“Water scarcity will constrain the formation of a world-class megalopolis in North China” 3月25日在Nature子刊npj Urban Sustainability上线发表。该文为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等研究机构的合作研究成果,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石敏俊教授、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和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陈志钢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合作者有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张卓颖副研究员、汪寿阳院士,以及瑞士水科学研究院(EAWAG)和巴塞尔大学Yang Hong高级研究员。
该文的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5ZDC006)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874183)的资助。
文章来源:Zhang, Z. Y., Shi, M. J.*, Chen, Z. K.*, Yang, H., Wang, S. Y. 2021. Water scarcity will constrain the formation of a world-class megalopolis in North China. npj Urban Sustainability. https://doi.org/10.1038/s42949-020-00012-8.
水资源稀缺将制约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
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建设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宏伟目标,但京津冀地区面临水资源稀缺的严峻挑战。京津冀地区常住人口约1亿人,多年平均的水资源量206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仅200立方米左右,属于严重缺水地区。该文聚焦于水资源能否支撑京津冀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发展目标,对标现有的世界级城市群,通过城市间投入产出优化建模和量化模拟,分析了京津冀地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面临的水资源缺口以及节水措施对京津冀城市群建设的作用。
该文发现,全球范围内六大世界级城市群与水资源保障之间存在一定的统计规律,建设世界级城市群需要相应的水资源保障。
该文进一步发现,第一,京津冀建设世界级城市群面临巨大的水资源缺口。如果京津冀城市群要达到长三角城市群和北美五大湖城市群的经济水平,京津冀城市群面临的水资源缺口分别为171.8亿方和328.6亿方。
第二,京津冀地区已有的节水政策虽然有效但不足以弥补缺口。对标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目标时,提高用水效率和压缩农业用水分别可以节水67.4亿方和148.6亿方;对标北美五大湖城市群的发展目标时,提高用水效率和压缩农业用水分别可以节水73.9亿方和164亿方。在强力节水措施下,京津冀城市群可以满足与长三角城市群相当经济水平的用水需求,但难以满足北美五大湖城市群相当经济水平的用水需求,即使加上南水北调工程的水仍然不足以填补缺口。
第三,重新界定京津冀城市群的地域范围,有利于实现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如果重新界定京津冀城市群的地域范围,使其不包括河北中南部四个城市(邯郸、邢台、衡水和沧州),对标长三角城市群和北美五大湖城市群的目标时,京津冀城市群的水资源缺口将分别减少35%和40%。这意味着,京津冀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重点在于京津和河北北部区域。
图1 世界级城市群建设与水资源保障之间的统计关系
图2 京津冀地区主要节水政策的节水效果
图3 长三角城市群和北美五大湖城市群目标情景下重新界定京津冀城市群范围面临的水资源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