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年12月21日(周一)10:00-11:30
地点: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公管学院大楼112
主讲嘉宾:张炳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点评嘉宾:石敏俊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城市发展与管理系主任、教授、博导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文科领军人才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
主持人:龚斌磊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博导
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助理
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
主讲嘉宾简介:
张炳,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博士、教授,南京大学-江苏省环境保护厅环境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2003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环境科学系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8年12月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环境学院,获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理学博士学位。2006年9月-2007年2月赴香港大学城市规划和环境管理中心访问学习,2007年9月-2008年9月作为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联合培养博士赴美国Rutgers大学城市规划和公共政策系工作学习。主要从事环境管理与政策分析、环境经济学等教学和研究,2013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17年获聘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学者计划青年学者(经济学),2017获得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18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论文发表在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Journal of Policy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等杂志。参与我国排污许可证、排污交易、环境信息公开等政策的制定,研究成果获得环保部科技奖一等奖(排名第五)。
报告主题:Citizen Monitoring and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摘要:Water pollution is a persistent problem in China in part because local governments fail to implement water quality standards set by national and provincial authorities. These higher authorities often lack information about the performance of local governments and public demand for the remediation of pollution. Accordingly, central authorities have encouraged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nd citizens to monitor 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the performance of local governments. This study examines whether non-governmental monitoring of urban waterways improves water quality by facilitating oversight of local governments or instigating public action for remediation. We randomly assigned urban waterways in Jiangsu province to be monitored for water quality by a partner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for 15 months. We further randomized whether the resulting information was disseminated to local and provincial governments, the public, or both. Disseminating results from monitoring to local and provincial governments improved water quality, but disseminating results to the public did not have detectable effects on water quality or residents’ pursuit of remediation through official and volunteer channels. Monitoring can improve resource management when it provides information that makes local resource managers accountable to higher authorities.
点评嘉宾简介:
石敏俊,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现任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城市发展与管理系主任,浙江大学雄安发展中心主任。研究领域为城市环境治理、空间经济与区域发展、环境经济与绿色发展。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引进国外杰出人才”入选者。历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常务副院长,日本筑波大学副教授。兼任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区域可持续发展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常务理事、资源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经济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经济绿色发展的理论内涵、实现路径与政策创新”首席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空间经济学理论模型及其在我国的应用”首席专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98篇,其中SCI/SSCI收录论文26篇,主持或参与编写的学术著作15部,撰写政策建议和研究报告1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