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年12月10日(周四)上午10:00-11:30
地点: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公管学院大楼112
主讲人:宋扬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助理
主持人:龚斌磊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员 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
点评人:史新杰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员
主讲嘉宾简介:
宋扬,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院长助理,博士生导师,美国康奈尔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青年A岗),兼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交流处副处长。研究领域为劳动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多年来聚焦户籍改革、收入差距与精准扶贫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在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主持国家社科、国家自科等多项课题,曾获北京市第十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2018-2019年度《经济学》(季刊)最佳论文奖、China Economic Review首届最佳审稿人奖等奖项。
报告主题:政府救助、低保与中国老年多维贫困
摘要:
本文基于CFPS2012年至2018年四次调查数据,采用A-F方法测算了我国老年多维贫困指数,分析了政府救助以及最低生活保障等经济救助对农村老年多维贫困的影响,并尝试考察了其内在机制。老年多维贫困指数测算结果发现,研究期内我国总体老年多维贫困情况有所缓解,但男女之间多维贫困的差距却在逐年拉大,农村多维贫困现象几乎在各项指标上都比城市更为严重;健康、生活水平和自我认同是我国老年贫困发生率较高的三个维度。倾向得分匹配方法的结果显示,政府救助的减贫效果不佳,但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农村老年人的经济状况。工具变量回归和运用匹配方法的实证结果表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不能够改善农村老年人的多维贫困状态,相反,还会促进农村老年多维贫困的增加,特别是健康状态的恶化。影响机制主要包括家人陪伴的减少以及公共支出的挤出效应。老年人不仅需要经济救助,更需要精神陪伴和健康照料。建议从健康、生活质量和精神关怀等多方面关注老年贫困问题。
点评人简介:
史新杰,获得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经济学博士与浙江大学管理学博士,现为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任教于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农经系、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CARD)。史新杰博士的研究重点关注农村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一系列议题,主要包括农村劳动力流动与非农就业、农民工健康与教育、农村收入不平等与机会平等以及土地流转和农业生产等。其成果发表于Energy Policy、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等国际知名期刊,以及《管理世界》、《经济学家》、《农业经济问题》等国内权威和一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