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农村电商、物联网和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供应链金融开始向数字化转型,本文对数字化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进行理论和案例分析。研究发现,相比于传统农业供应链金融,数字化农业供应链金融借助于电商平台、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数字应用和技术,能够降低金融服务过程中的交易成本,构建农村数字化信用评价体系,优化风险控制策略,最终提高金融供给效率。目前数字化农业供应链金融已形成互联网企业驱动和数字化农业企业驱动两种模式,但是仍面临资金成本高、数字足迹缺乏和信息孤岛等问题,限制其作用的发挥。未来应加快对传统农业的数字化改造,推动农村电商的发展,支持和规范涉农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发展,最终完善数字化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为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供应链金融贡献创新模式。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农村数字金融的发展机制和效应:基于实验经济的研究”(编号:71973064),“中国农地金融发展的机制、效应与政策优化——基于准自然实验的追踪研究”(编号:7157312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规模农户产业链融资运行机制、融资绩效与政策优化研究”(编号:71773049); 南京农业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SKCX2018005;SKZD2019004);
DOI:
10.13246/j.cnki.iae.2020.04.009
专辑:
经济与管理; 农业
专题:
农业经济
《农业经济问题》2020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