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其他  三农研究  农民

农户缘何不愿流转土地:行为背后的解读

编辑:xiazhang 作者: 郑阳阳; 罗建利 时间:2020-01-10 访问次数:6

【作者】 郑阳阳; 罗建利

【Author】 Zheng Yang-yang;Luo Jian-li;

【通讯作者】 罗建利;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温州大学商学院

【摘要】 土地流转是实现规模化经营的前提。当前,在土地增收功能和保障功能不断下降、非农就业越来越普遍的背景下,为什么仍有大量的农户不愿流转土地,而且近几年土地流转呈现"内卷化"。本文尝试从理性视角回答这一问题,首先分析当前农户的农业生产行为,包括生产外包、劳动分工、兼业化和选择"劳动节约型"农作物。其次分析行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生活成本的压力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滞后,未来生活面临较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农户面临更高层次的生存理性。作为理性"经济人",农户基于"成本—收益"考虑把农业生产不同环节外包,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收益。作为"社会人",农户以家庭效用最大化作为决策依据,文化、情感等因素是其兼业化和劳动分工的重要因素。最后从动态视角看,代际传递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会影响土地流转的进程。 

【关键词】 农户; 流转土地; 生产行为; 理性;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网络嵌入视角下农民合作社的成长机制研究”(17BGL132)
【所属期刊栏目】 三农问题 (2019年10期)
《经济学家》2019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