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其他>三农研究>农业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效应评估——以小麦为例

编辑:xiazhang 作者: 童馨乐; 胡迪; 杨向阳 时间:2019-12-24 访问次数:1

【作者】 童馨乐; 胡迪; 杨向阳

【Author】 TONG Xinle;HU Di;YANG Xiangyang;

【通讯作者】 杨向阳;

【机构】 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南京财经大学粮食经济研究院; 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摘要】 本文基于政策目标这一考察视角,结合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运行机理,选择以小麦为例评估可能的政策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初始"保供给"目标符合农业发展需要,粮食产量短期内实现快速增长,随着政策执行的常态化,提高粮食产量和增加农户收入逐渐成为该项政策的两大基本目标;(2)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初始阶段,播种面积对粮食总产量增加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粮食生产成本低速增长条件下,产量和收益目标得到有效均衡;(3)粮食播种面积增加的不可持续性使得粮食总产量增加最终依赖于单产,在最低收购价格不再增加和粮食生产成本高企的双重压力下,政策增收边际效应递减甚至消失,产量和收益目标矛盾性逐渐显现。基于上述研究结果,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改革应聚焦于回归政策初始目标,逐步降低最低收购价格,着重建立健全和加强配套措施,保障粮食种植户利益。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编号:13YJC790133);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016SJB790016)
【所属期刊栏目】 农业发展 (2019年09期)
《农业经济问题》2019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