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依赖性视角的农地流转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xiazhang 作者: 洪名勇; 王珊; 吴昭洋 时间:2019-11-22 访问次数:15
【作者】 洪名勇; 王珊; 吴昭洋;
【Author】 HONG Ming-yong;WANG Shan;WU Zhao-yang;School of Management, Zhejiang University;China Academy for Rural Development, Zhejiang University;School of Management,Guizhou University;Schoo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Public Affairs, Fudan University;
【通讯作者】 王珊;
【机构】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贵州大学管理学院;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摘要】 农地流转具有深刻的时空演变规律,探讨其空间依赖性对从空间视角优化现有土地政策意义重大。本文构建了农地流转行为的空间依赖性分析框架,将农地流转细分为2类流转契约、6类流转形式和4类交易主体,利用2009—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对各类流转行为展开全局空间自相关检验,并使用空间计量模型探讨其空间依赖性的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空间依赖关系具有行为间的异质性,从全局层面看,只有书面缔约、转包、出租、转入农户、转入专业合作社及转入其他主体6种行为在地理空间权重下具有显著的空间收敛特征;2)流转行为的空间依赖关系存在时间变异性,书面缔约和转入农户行为的空间自相关性分别从2009年和2011年起逐渐增强,口头缔约和股份合作行为仅在2016年呈现显著的空间依赖性;3)书面缔约行为同时具有外生交互效应和内生交互效应,而转包、出租、转入农户和转入专业合作社行为仅通过外生交互效应相互影响;4)空间杜宾模型结果显示,所选影响因素对不同流转行为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均不一致。农地政策制定与调整应关注不同流转行为的空间依赖特征及规律,更为精准地制定具有跨区域及省域化特点的农地流转政策。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673065);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平台人才[2017]5788号);贵州大学文科创新团队项目(GDT2017001)~~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9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