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的环境保护:库区居民的环保意识与行为
编辑:admin 作者: 李楠; 石智雷; 杨雨萱; 文传浩 时间:2018-11-28 访问次数:22
【作者】 李楠; 石智雷; 杨雨萱; 文传浩;
【Author】 LI Nan;SHI Zhilei;YANG Yuxuan;WEN Chuanhao;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
【摘要】 库区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悖论,究深层原因在于贫困人口在脱贫与环保之间的博弈。对此本文基于公共物品理论,利用2017年三峡库区的入户调查数据,从主观经济状况感知和客观经济现状两个角度剖析库区居民的环保意识及行为特征。研究发现:(1)经过多轮扶贫后,库区居民的经济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且经济状况较好的群体和经济状况较差的群体均具有较好的环保意识;(2)经济状况较差的群体在环保行为与环保意识上存在一定的偏差,迫于生计的压力,他们更容易表现出破坏环境的行为;(3)生计压力主要体现在:相对于用"社会地位"和"收入跟邻居比所处水平"来衡量的相对贫困,而用"人均收入"和"人均住房面积"来衡量的绝对贫困对库区居民环保行为的负面影响更大。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水库移民的多维贫困及恢复机制研究”(编号:15FGL015)
【所属期刊栏目】 其他 (2018年07期)
《农业经济问题》2018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