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城市化的动力、类型与策略
编辑:admin 作者: 朱战辉 时间:2018-04-09 访问次数:100
【作者】 朱战辉;
【Author】 ZHU Zhan-hui;Center for Rural China Governance,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摘要】 "人的城市化"研究,应当超越单一的城市视角,发现农村,扩展城市化研究的农村视角。随着打工经济的兴起,中西部一般农业型村庄的农户分化为脱离土地阶层、半工半耕阶层和贫弱阶层,与之相伴随的是农民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村庄阶层分化的背景下,工作生活需求、婚姻挤压和教育竞争等成为推动农民城市化的动力。农民城市化方式是农民家庭有主体性的策略选择,呈现出主动脱离型、动态调整型、被动跟随型等农民城市化的基本类型。农民主体性的"渐进城市化"模式是建立在"半工半耕"家庭生计模式和保护型城乡二元结构基础之上的。实现"人的城市化"战略目标,应当尊重农民的自主选择,推动农民进城的同时也要保护他们的返乡权。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4JID030)
【所属期刊栏目】 农民问题 (2018年01期)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