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发展权与功能损失的农村宅基地流转增值收益分配研究——以义乌市“集地券”为例
编辑:admin 作者: 朱从谋; 苑韶峰; 李胜男; 夏浩 时间:2018-01-04 访问次数:239
【作者】 朱从谋; 苑韶峰; 李胜男; 夏浩;
【Author】 ZHU Cong-mou;YUAN Shao-feng;LI Sheng-nan;XIA Hao;China Institute of Land and Urban Governance,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Department of Land Resources Management,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
【机构】 浙江工商大学中国土地与城市治理研究院; 浙江工商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
【摘要】 研究目的:从宅基地流转功能损失角度构建增值收益分配模型,探寻基于土地发展权的宅基地流转增值收益分配方法。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模型测算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义乌市制定的"集地券"流转模式的实质是运用市场机制实现土地发展权空间转移,通过"集地券"形式获得的宅基地增值收益约为1152元/m2;宅基地流转过程中,政府应补偿宅基地居住保障、社会保障以及文化服务功能价值损失,约为234元/m2;基于发展权和功能损失角度,义乌市政府、村集体和农民分享宅基地流转增值收益的比例为40∶11∶49。研究结论:建立在基准地价基础上对宅基地的土地发展权价值进行分配,并结合宅基地功能损失补偿农民体现公平原则,也接近地方政策规定及实际分配比例,符合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的改革方向。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151,41371188);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商研究中心项目(17ZSJD04YB);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基金“基于多功能视角的农村宅基地价值估算”(18NDJC203YB)
【所属期刊栏目】 土地经济 (2017年07期)
《中国土地科学》2017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