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其他  三农研究  农民

农民工市民化程度:基于制度供求视角的实证分析

编辑:胡雯; 陈昭玖; 滕玉华 来源:农业技术经济 2016年11期 作者: 胡雯; 陈昭玖; 滕玉华 时间:2016-12-28 访问次数:14

【作者】 胡雯; 陈昭玖; 滕玉华;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 本文借鉴制度变迁理论重新梳理出影响农民工市民化供给和需求的因素,建立了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供求均衡分析框架。运用江西460个农民工的调查数据、采用需求可识别的Bioprobit模型、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考察农民工市民化程度,运用Oaxaca分解方法分析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程度代际差异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市民化的程度为60.07%,新生代、老一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程度分别为66.37%、52.31%;农民工的年龄、代际差异、专业技能、家庭抚养比、工资收入显著正向影响市民化需求;工资水平、购买社保种类、职业阶层、承包地处置方式、户籍管制显著影响市民化供给;福利水平、户籍管制的回报差异是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程度代际差异的重要因素。健全劳动合同和医保福利、改善工作待遇有助于推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更多还原【关键词】 农民工; 市民化; 制度供求均衡; 程度测算; 差异分解; 【文内图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农村土地与相关要素市场培育与改革研究”(编号:71333004);国家自科学基金项目“规模经营、分工深化与农村劳动资源配置效率研究——以江西为例”(编号:71563019);江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江西省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编号:ZD009);江西省软科学项目计划“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序推进机制及政策研究——以江西为例”(编号:20144BBA1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