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其他  三农研究  农民

农业劳动力流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编辑:伍山林 来源:经济研究 2016年2期 作者: 伍山林 时间:2016-12-16 访问次数:17

【作者】 伍山林; 【Author】 Wu Shanlin;School of Economics,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机构】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上海财经大学数理经济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摘要】 本文针对农业劳动力流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在二元经济结构和增长源核算框架下给出新的度量和结果。研究发现:(1)采用劳动再配置效应经典公式评估这种贡献时,通常会产生漏测或过测。在马塞尔增长源分解模式中嵌入劳动的制度异质性,可以得到一个具有比较优势的近似测算公式。(2)1985—2011年中国农业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具有递减的趋势,与经济增长具有相似的波动特征。(3)市场化改革以来,由于非农部门劳动的制度异质性被固化和农村劳动力教育增速放缓,农业劳动力流动促进经济增长的潜力受到了抑制。(4)实施相应制度创新之后,农业劳动力流动仍可为延续"中国奇迹"做出贡献。 更多还原【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劳动异质性; 再配置效应; 经济增长; 【文内图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4ADZ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473159);上海财经大学创新团队支持计划(2014110309)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