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其他  三农研究  农民

农民合作社产权治理现状、类型划分及社员利益比较——中国为何缺乏有效的农民合作社

编辑:陆倩; 孙剑; 向云 来源:经济学家 2016年9期 作者: 陆倩; 孙剑; 向云 时间:2016-09-28 访问次数:7

【作者】 陆倩; 孙剑; 向云;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摘要】 本文从产权治理视角出发,通过对农民合作社产权治理现状、典型案例进行实地调研,划分合作社产权治理类型,比较不同类型合作社对社员利益的带动效果,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中国为何缺乏有效的农民合作社。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农民合作社的所有权、决策权与剩余利润索取权相对过于集中,使用权差异不明显;合作社的产权治理类型理论上可分为八种不同类型,其中四种类型在现实中普遍存在且具有代表性;四种具有现实代表性的合作社类型在社员利益带动方面“,产权民主型”效果最优“、决策权集中型”次之“、大户(资本)奉献型”第三“、产权集中型”最差;研究发现中国缺乏有效农民合作社的主要原因是产权治理不规范及上、下游工商企业(或其负责人)参与合作社组建,由此得出促进农民合作社有效发展的相关启示。 更多还原【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 产权治理现状; 类型划分; 社员利益; 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