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其他  三农研究  农民

本地非农就业、外出务工与中国农村收入不平等

编辑:毛学峰; 刘靖 来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6年2期 作者: 毛学峰; 刘靖 时间:2016-06-01 访问次数:12

【作者】 毛学峰; 刘靖; 【Author】 MAO Xue-feng;LIU Jing;School of Agricultural and Rural Development,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School of Economics,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 随着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变革,中国的收入不平等程度发生了巨大变化。依据CHIP家庭微观调查1988—2007年的数据,使用基尼系数分解以及非参数分解等多种方法,本文试图对本地非农就业、外出务工等不同类型的家庭从业模式与农村收入不平等的关系进行较为全面的探讨。研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首先,从整体的收入分布来看,早期的农村地区的发展更多伴随着不平等程度提高,而后期经济增长则带来更多福利改善;其次,家庭主要非农收入来源是本地非农就业,外出务工所得具有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而本地非农就业则具有扩大作用,随着时间推移其作用程度也有所改变;最后,经济增长成果惠及不同群体,但并非平均分配,不同群体获益情况不同,增长和不平等通过作用于不同类型家庭影响到最终的收入分布。 更多还原【关键词】 收入不平等; 本地非农就业; 外出务工; 非参数分解; 【文内图片】图1收入分布变化:不同组别比例贡献107图2(a)专职农业家庭不同年份收入分布差异及其分解图2(b)本地非农就业家庭不同年份收入分布差异及其分解108【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71103212)资助【所属期刊栏目】 三农问题 (2016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