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其他  三农研究  农民

农民工的个体性与集体性抗争行为研究

编辑:唐有财; 符平 来源:中国人口科学 2015年6期 作者: 唐有财; 符平 时间:2016-03-04 访问次数:7

【作者】 唐有财; 符平; 【Author】 Tang Youcai;Fu Ping;【机构】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系;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 【摘要】 个体性与集体性抗争是农民工争取和维护自身权益的两种基本形式。文章在描述农民工抗争行为现状的基础上,从工作环境、工厂管理体制和农民工内部关系3个方面分析了农民工抗争行为的组织和社会基础。结果发现,工作环境的恶劣和缺少工作保护是激发工人集体性抗争的重要原因;在工厂管理体制上,经常拖欠工资、车间冲突容易导致农民工的各种抗争;工厂的利益诉求机制畅通虽然对集体性抗争没有显著影响,但能够有效地抑制个体性抗争;农民工群体内部的紧密关系虽然对集体性抗争行为没有显著影响,但有助于他们形成消极性抗争和个体性抗争的共识。文章最后指出,只有尊重农民工作为劳动者和人的基本权利,将"人本关怀"植入科学管理的过程中,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农民工的各种抗争行为,并真正通过建构和谐生产关系来实现工厂绩效的提高。 更多还原【关键词】 农民工; 个体性抗争; 集体性抗争; 【文内图片】【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城市流动人口治理的双重张力和破解机制研究”(编号:14CSH003)的阶段性成果【所属期刊栏目】 调查与思考 (2015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