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丁守海; Li Cunna; 【Author】 Ding Shouhai;Li Cunna;School of Economics,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机构】 School of Economics,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摘要】 一般认为,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就业增长,但乡镇层面的城镇化会对就业产生怎样影响,仍是一个待澄清的问题。与以城市为中心的城市化不同,乡镇城镇化并不是静态地影响就业,它除了从需求角度影响存量劳动力的就业外,还会从多个维度冲击农村劳动力的劳动供给意愿,并改变劳动力蓄水池的容量。这些新增劳动力大多只能通过本地非农部门的发展来消化,如果城镇化推进方式不当,不能有力反推非农部门的发展,就可能会加剧非自愿型失业。基于河南、湖南等五省的调查数据,我们验证了上述判断并发现,在那些依托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来推动城镇发展的地区,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推进,非自愿型失业明显减少;相反,在那些脱离周边城市的协同效应而孤立推动城镇化的地区,非农部门的发展比较滞后,非自愿型失业现象更为普遍。本文的结论提醒我们,在乡镇层面推动城镇化将面临更迫切的产业协同问题,这需要对城镇化的推进模式进行更系统的设计。 更多还原【关键词】 城镇化; 工业化; 失业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