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其他  三农研究  农业

保护性耕作补贴政策的非农劳动力供给效应——以山西和河北省为例

编辑:乔金杰; 穆月英; 赵旭强 来源:中国人口科学 2014年5期 作者: 乔金杰; 穆月英; 赵旭强 时间:2015-05-25 访问次数:20

【作者】 乔金杰; 穆月英; 赵旭强; 【Author】 Qiao Jinjie;【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摘要】 文章通过引入非农劳动报酬和技术补贴对托宾Q模型进行修正,并利用山西和河北两省农户调研数据,分析了补贴政策的非农劳动力供给效应及其变动趋势,计算出补贴对非农劳动力供给弹性。研究结果表明:(1)补贴对非农劳动力供给具有显著负向效应;(2)补贴对非农劳动力供给缺乏弹性;(3)随着收入、耕地规模、经济租和年龄的增加,这种效应呈现余弦或倒U形变动趋势且有所减缓,而造成这种效应异质性的原因也各不相同;(4)在家庭人均收入和耕地规模的25%和90%水平上补贴对劳动力市场扭曲效果都较小。这意味着在农业劳动报酬相对较低的情况下,补贴对非农劳动供给的负效应会扭曲农户增收目标。 更多还原【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补贴政策; 非农劳动力供给; 内生性; 经济租; 【文内图片】【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编号:20120008110032)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