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其他  三农研究  农业

基于农业面源污染分区的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园建设研究

编辑:刘涓; 谢谦; 倪九派; 魏朝富; 吕家恪 来源:生态学报 2014年9期 作者: 刘涓; 谢谦; 倪九派; 魏朝富; 吕家恪 时间:2014-07-08 访问次数:6

【作者】 刘涓; 谢谦; 倪九派; 魏朝富; 吕家恪; 【通讯作者】 :【机构】 西南大学农业部西南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重庆市北碚区水利局; 【摘要】 在三峡库区建立生态农业园是解决库区农业、环境和生态问题的有效措施。本文以农业面源污染分区为基础,探讨三峡库区重庆段生态农业园的建设模式和对策。结果表明:(1)根据地形地貌特征,将生态农业园规划为三大生态农业区,低海拔平坝丘陵生态农业区适宜发展“粮果蔬—猪—沼气—粮果蔬+休闲旅游”复合型高效农业模式,中海拔低山生态农业区可采用“粮—林—畜—沼气—草”的生态农业园建立模式,高海拔高山生态农业区适宜发展林草牧药复合型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2)结合农业产业发展,确定了生态种植园、生态养殖园和生态综合园为该区的生态农业园建设方向。划分归并后的五大农业面源污染产污区中,库首外围丘陵山地产污区适宜以生态种植园为主导发展方向;库尾丘陵山地产污区可主营生态养殖园;余下三个产污区的发展核心都宜放在生态综合园建设。(3)三大生态农业区中的中海拔低山生态农业区和五大产污区中的库中平行岭谷产污区是库区生态农业园的建设重点。(4)为保障生态农业园的建设,应积极促进国家、政府、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合作关系,不断创新和提升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和农业生产技术。 更多还原【关键词】 三峡库区; 生态农业园; 农业面源污染; 模式; 对策; 【文内图片】【基金】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012ZX07104-003)【DOI】 10.5846/stxb201306091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