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其他  三农研究  农民

农民工问题本质归属的审视与思考简

编辑:宋玉军; 来源: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4年1期 作者: 宋玉军; 时间:2014-06-04 访问次数:8

摘要:以遥感数据和数字高程模型(DEM)为基础,运用GIS 分析了2000 与2010 年燕山浅山丘陵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在高程、坡度、坡向3 个地形因子不同区间的分布和转换特征。结果表明,高程和坡度对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有明显的影响,坡向影响力较弱。土地利用类型分布指数在高程和坡度上变化规律相似,耕地和建设用地的分布指数随高程或坡度的增大迅速减小,优势分部区间为高程≤500m 或坡度≤5°,草地的分布指数随高程或坡度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小,优势分部区间为高程500-1500m 或坡度5°-15°,林地的分布指数随高程或坡度增大缓慢增加,优势区间为高程>800m 或坡度>5°;2000-2010 年期间,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在高程≤500m 和坡度≤5°区间耕地向建设用地转换占到了较大比重,在坡度>25°区间以林地向草地转换为主,在剩余高程和坡度区间以及各坡向区间都以草地向林地转换为主。关键词:地形因子;土地利用类型;地形分布指数;浅山丘陵区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275(2014)01-0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