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其他  三农研究  农民

城镇家庭消费不平等的度量和分解——基于广东省城镇住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编辑:邹红; 喻开志 来源:经济评论 2013年3期 作者: 邹红; 喻开志 时间:2013-11-18 访问次数:9

【作者】 邹红; 喻开志; 【Author】 Zou Hong and Yu Kaizhi(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机构】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 本文利用2000-2009年广东省城镇住户调查数据,详细度量了城镇家庭各种消费不平等的大小,采用出生组分解和回归分解方法,探讨了消费不平等和收入不平等、总消费不平等和服务消费不平等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2000-2009年,收入基尼系数维持在0.326~0.366之间,而消费基尼系数由0.320增长至0.384,2005年开始消费不平等高于收入不平等。除食物消费不平等外,文化娱乐、汽车和住房消费不平等显著大于总消费不平等和收入不平等。更年轻的出生组(1970年代和1980年代)存在更高的收入不平等和消费不平等。可支配收入对总消费差距和文化娱乐消费差距的贡献度均达到了40%以上。降低收入不平等、提高人力资本、发展服务业、完善消费刺激政策,对降低家庭消费不平等和扩大内需具有重要作用。 更多还原【关键词】 消费不平等; 出生组分解; 回归方程分解; 扩大内需; 【文内图片】消费不平等和收入不平等从图1可知,2000-2009年,两种不平等基本呈不断扩大之势,可支配收入的基尼系数在0.326~0.366收入不平等与消费不平等的年龄效应回归结果显示,收入和非耐用品消费的估计系数都呈不断上升趋势,所有的估计系数都在0.1%的水平【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收入与制度视阈下提高居民实际与潜在消费能力的长效机制研究”(编号:11CJL013);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收入分配结构调整与扩大消费需求:理论、实证与政策研究”(编号:10YJC7904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兴市场股票交易行为建模理论与实证研究——基于整数值金融时间序列模型新视角”(编号:7120112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年度培育项目“我国退休消费困境:基于断点回归设计的实证分析”(编号:JBK130920)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