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孟庆延; 【Author】 Meng Qingyan【机构】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 【摘要】 倒欠户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的农业集体化运动中出现的独特历史现象。它是调和农民生存伦理与实现个体激励最大化这两者之间矛盾的尝试,同时也是新政权"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权力实践。但这种国家权力改造乡村社会的尝试并没有完成其本身的目标。本文在对已有的解释传统与研究路径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强调更应该从"伦理"而非单纯"利益"的角度来理解"倒欠户",指出"生产队"不仅是一种"生产组织",同时更是一种"社会组织",作为"集体"而存在的生产队在农民的心中乃是一种家庭式的存在。正是这种对于集体组织的理解方式,催生了一种"公私不分"的"集体伦理学",和其他因素一起造成了倒欠户制度设计的失效,也催生了复杂的历史效果。 更多还原【关键词】 倒欠户; 实践逻辑; 集体; 伦理; 【文内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