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其他  三农研究  农民

失地农民城市适应性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苏省的调查数据

编辑:冀县卿; 钱忠好 来源:中国农村经济 2011年 11期 作者: 冀县卿; 钱忠好 时间:2012-04-09 访问次数:7

【作者中文名】 冀县卿; 钱忠好;【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商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农业政策研究中心;【文献出处】 中国农村经济, Chinese Rural Economy, 编辑部邮箱 2011年 11期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关键词】 失地农民; 人力资本; 物质资本; 社会资本; 城市适应性;【摘要】 失地农民城市适应性问题不仅关系到中国城市化的进程,而且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利用江苏省469户失地农民的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失地农民城市适应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人力资本不足、物质资本缺乏、社会资本薄弱是失地农民城市适应性较差的主要原因。要提高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性,就必须提高失地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加强失地农民的职业培训,给予失地农民合理、足额的征地补偿,发挥失地农民土地财产性收益的功能,为失地农民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加大对失地农民这一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等。【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的土地市场一体化:演化进程、动力机制及其宏观调控研究”(项目编号:7107313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改革开放后中国农地产权结构变迁:演化路径、动力机制及其绩效分析”(项目编号:7110315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制度环境变化、潜在利润、产权博弈与农地承包经营制度创新”(项目编号:09YJC790227);;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江苏农地产权制度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0GLD015);;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五十批面上项目“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1M500368)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