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其他  三农研究  农业

中国农业发展方向的转变和政策导向:基于国际比较研究的视角

编辑:温铁军; 董筱丹; 石嫣 来源:农业经济问题 2010年 10期 作者: 温铁军; 董筱丹; 石嫣 时间:2010-11-19 访问次数:8

【作者中文名】 温铁军; 董筱丹; 石嫣;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文献出处】 农业经济问题, Issues in Agricultural Economy, 编辑部邮箱 2010年 10期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现代农业; 多功能性; 转变; 政策导向; 【摘要】 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国情矛盾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体制矛盾的制约长期存在是讨论中国农业本体论问题的基本前提。根据农业经济活动主要与自然过程结合的本质特征,世界农业可以划分为三种经营类型:大农场农业、小农场农业和小农户农业,任何不顾客观条件推进以大农场规模化为经验原型的"农业现代化"都会造成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的双重负外部性。中国2007年提出"现代农业"的多功能性和综合价值属农业政策的重大转变,需要进一步探寻新的激励和补偿机制。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完善社会管理与维护社会稳定机制研究——农村对抗性冲突的原因及其化解机制研究”(编号:07ZD&048);;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攻关项目(编号:07JZD0009),教育部应急项目“通过新农村建设促进国家金融危机条件下中国经济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编号:2009JYJR023);; 中国人民大学985三期项目“中国农村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课题“北京农业创新与功能拓展研究——发展北京都市型生态农业的重点、难点与政策建议”(编号:BJXNCJD2009-01-01)的资助 【DOI】 CNKI:SUN:NJWT.0.2010-1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