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8日晚,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农经系的2008级和预确认的2009级的全体同学在管理学院会议室聚首,参加2010年秋冬学期第一次学习交流会议。积极、互动和活跃的气氛一直贯穿在此次会议之中。本次会议由农经系副主任郭红东教授主持,会议主题是交流本校和外校研究生招生情况和政策。
会议的一开始,郭老师向农经2008和2009级的同学做了“大学学什么”的讲话,郭老师认为,同学们在大学中应该确定自己的目标,敢于梦想,并努力的去实现它,对于本科2008和2009级的同学们来说,本科生不应是学习生活的终点,按照现在社会的要求,读研究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郭老师还强调,对于一些有能力、有从事科研工作的兴趣的同学来说,进一步学习和深造是必然的。
郭老师还介绍了本校农经系研究生招生办法和情况,未来将要实行的研究生招生新办法和管理学院本科生保送研究生(包括校内保研和外校推广)的相关要求和政策。郭老师在介绍中指出,现在国内相关专业的学校逐渐推行了以夏令营为主招收研究生的模式,这使得传统的考研模式逐渐丧失原有的竞争力,研究生将更强调科研素质和综合能力而非应试能力,这对农经08和09的本科同学们即是机遇也是挑战。同时,郭老师强调,农经系的同学如果在未来有保送研究生的想法,必须从现在起紧张起来,面对三道关卡:第一是英语的能力,第二是整体成绩和积点的要求,第三是研究能力和综合素质。郭老师的讲话和介绍对同学们触动很大,尤其是让2008级的同学感到了更强烈的紧迫感。
接着,郭老师请来了农经2007级的吴莉丽学姐为同学们做有关外推保研的介绍。吴莉丽学姐在暑期的中国人民大学夏令营中得到了人大农业发展研究学院的邀请名额,并获已被人大农业发展研究学院录取为一名研究生。吴莉丽学姐在介绍中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外推保研的名额限制、本校的基本要求、申请和进入夏令营的基本流程和得到邀请名额之后的注意事项,然后她为同学们带来了自己和一些其他同学外推保研的心路历程和经验教训,强调了如英语口语、研究能力等基本素质在外推保研的考核中的作用。通过吴莉丽学姐的介绍,同学们对外推保研这种模式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并且明白了在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在外推保研中的重要性。
最后,同学们与郭老师和吴莉丽学姐进行了交流和提问,郭老师在交流中建议08级和09级的同学们在学习、科研和其他活动上面多开展交流活动,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此次联合学习交流会在热烈的师生之间的自由交流中落下帷幕。
撰稿:李沛